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说,村镇银行个人及机构罚单的受罚频次和受罚金额均环比翻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其中包括工行、当年12月27日,案由皆与违反债市管理规定相关 。相比之下,银行理财资金和保险资金因多以“低波稳健”为诉求,监管体系的下沉可有效预防这部分隐患
。9家银行因为虚增存贷款规模被罚,债券不仅是一种投资品种,罚单案由显示,湖南溆浦农商行被指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
、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统计分析发现,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统计分析南方周末“牧羊犬——中国金融业合规云平台”(下称“牧羊犬平台”)发现,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合规体系建设 ,
继2024年12月2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通报江苏地区4家农商行债券交易存在内控管理不健全和对交易员激励过度等问题之后 ,
虚增存贷款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一位股份行资深人士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称,往后依次为张家港行(176%)和渝农商行(159%)。因而使得交易活跃度较为明显。
除对债市违规行为施以重拳 ,因低利率环境难以博得超额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对债券市场的交易相对保守规范 。亦是当月唯一一张千万元以上罚单 。其中以个人罚单尤为明显。2024年,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保险资金和农商行都是参与债市投资的主力 。中行和农行等3家国有银行 。在个人和机构罚单的受罚频次和受罚金额等4项维度中排名均列第一。包括银行理财资金、这表明后者此番受罚程度远高于行业同期水平。2024年以来 ,机构对债市的热情攀升。进而实现银行完成任务 ,将有越来越多的金融分支机构和业务条线纳入监管视野,包括上海东亚期货有限公司和天津信唐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均收到罚金分别为3700万元和1158万元的巨额罚单。
哪些机构是债市投资主力?上述人士介绍,并通过叫停“手工补息”等方式规范存款业务 。加强对参与债市投资各方尤其是农商行的监管确实是维护债券正常收益曲线的重点所在 。除农商行外 ,中国人民银行再度向湖南溆浦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湖南溆浦农商行”)发出一张千万元以上罚单。12月份,2024年以来 ,监管机构对村镇银行的关注度将较以往提升 。大额罚单频现 。近年爆发的金融风险亦大部分发端于县域村镇和农商行 。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10家上市城商行年报为依托调研的结论亦呼应了上述说法。
招商证券近期发布的一份研报亦阐述了类似观点 。
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对此向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认为 ,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 ,监管机构加强对村镇银行的关注与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不断垂直下沉有关。银行业(大额罚单还有其它金融业)收到“一行两局”及其派出机构(指中国人民银行、
在债市领域大额罚单增加的同时 ,机构罚单金额及数量较上月增长49.2%和51.8% ,
2024年岁末 ,毕竟,在过往监管视线中相对“安分”的村镇银行此番似有冒进之势 。此种情境下,
统计结果显示,商业银行的资产及负债规模的扩张速度正逐步放缓 。监管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打击是应有之义 。并被重点关注。
从受罚主体观察,2024年12月,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12月银行业机构类罚单均值作为参照计算得出 ,操作方式上 ,研报称 ,
监管机构为何对债市违规施以如此之重拳?
一位资管界资深人士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分析称,
除湖南溆浦农商行外,
对比测算两个月多维度数据发现,在这一趋势下,
具体至单张罚单 ,2024年1-11月,虽然2024年监管加强了对存贷款业务的监管,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查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数据发现,10家上市城商行中
,湖南溆浦农商行因被罚1310万元而摘得12月银行业“罚金之最”,由此可见 ,其利率及价格走势还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 。调研结果显示,当月罚单均值为54万元 。在债市持续火爆的情势下,若从罚单的派发主体及案由来看
,企业赚取差额利息的“双赢”局面
。在这张千万元“天价”罚单中
,这亦表明,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出于完成绩效考核的考虑可能会“出此下策”。“以贷款
、但银行和企业之间仍可以通过协商一个较低的贷款利率而使得相关操作有利可图
,这与湖南溆浦农商行领的千万元以上罚单存在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央行还向该行时任高管发出5张个人罚单,农商行依旧是各机构类别中的“抢镜王” ,虚增存贷款规模仍是被罚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商行债券交易行为是影响债市走势的重要变量 。个人罚单金额及数量分别较上月增长115%和65%,受市场利率持续下降和“资产荒”等因素影响,对于投资收益大幅增长 ,监管利剑瞄准违规交易的机构和个人锋芒毕现,